上個月在上海電影節論壇,
台下都是等待機會拍第一部電影的同業導演們,
主持人問:
等待中的新導演該如何準備?
我說:
寫劇本…
等不到錢…
再寫劇本…
等不到錢…
就再寫劇本…
寫了三個長篇劇本還等不到錢…
就拍短片…
然後還等不到錢就再拍短片…
用最簡單的方式拍…
再等不到錢就再拍片…
拍長片…
找志同道合的人來一起拍長片.
找不到呢?
就自己一個人拍囉。
當然,
以上都是我自己的做法。
世界上有千萬種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件事情。
以上只是我自己做過的方法。
不一定適合其他人。
目的在於:
別「空等」。
我時常是沒耐心等待機會的…
於是,
我自己常常亂拍一堆不怕被笑的短片、長片。
從學生時代拍片開始,
習慣(被迫)一人兼多職。
從短片到長片…
電影的所有職位都親自執行過,
(沒辦法當演員)。
久而久之…
也學習到了每一個職位的皮毛…
當然,術業有專攻,
一直對自己兼多職不甚滿意…。
一直到第一部長片《歸來的人》多了伙伴錄音兼後期,
《冰毒》則多了攝影、錄音、混音等等。
《再見瓦城》,已接近產業小製作。
直到《灼人秘密》
則已集結了華人電影界各方前輩能人:
其中有《痴痴的愛》《不能說的秘密》的美術指導啊達,
《觀音山》《春風沉醉的夜晚》《二次曝光》《英格力士》的德藉攝影指導FLORIAN…
聲音周震…
還有都曾獲金馬獎的香港造型師鐘楚婷……
音樂指導強哥
剪接師蔡晏珊、馬修…
等等等…
無一不是比我有經驗的前輩。
這次的製作對我們來說挑戰極大,
一樣問題:
預算不多、
場景太多、
人物太多、
服裝太多
戲中劇、
電影中的電影、
故事中的故事、
年代戲、
真實、
幻覺、
劇場、
水底、
海上、
爆炸…
還好都過來了。
Midi
5 July 2019